你的第一次户外,怎样才算成功?

[复制链接]
小千 发表于 2019-3-23 10: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春暖花开,你想“入坑”户外吗?先来看看这些老山友的经验之谈(血泪教训)吧。
春天是开始户外生涯的好时节,但仓促上阵,很容易一次终结。
暖气停了,气温升了,花挂枝头俏,而树下往往人挤人,吵嚷嚷——春天的景区未免让人乏味。
1.jpg
不如去尝试一次户外?毕竟无限风光在山野。但毫无准备、说走就走的“第一次”,会让你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对户外的兴趣扫地。
1.jpg
第一次户外,一般都从近郊的单日徒步开始,早上出门晚上就可以回家。这看似简单,却必须满足十大标准,否则很有可能让你在山上遭罪,再也不想去户外。
这十大标准,是你第一次户外成功的保障,分别应用在出发前、上山、下山、下山后几个阶段。如果成功标准是100%的话,其中出发前挑合适的路线就要占到10% 。
一、选合适的路线,成功10%
对于准备踏出户外第一步的朋友来说,“去哪儿”是首要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对户外路线的难度没有概念,无法根据体力和经验来做判断。其实,新人登山重在体验,可以选择大多数身体健康的普通人都可以坚持的难度。
选择心仪、难度适中的路线——通过咨询身边玩户外的朋友,或者上网查询,选择你心仪又适合的路线,是新人户外成功的第一步。
比如,你想去赏花、玩水,搜索筛选出相应的路线时,还要考量以下几个要点:
1.jpg
  • 爬升量:当日路线爬升垂直高度的总和,新人建议在800米以下;
  • 徒步里程:首次徒步8~15公里左右较适宜;
  • 所需时间:建议3~5小时的路线,但新人制定计划时可以把这个时间稍微放宽,增加20%左右;
  • 避开难点:避开需要渡河、绳降的路线,以及难以攀爬的陡峭路段。
不管是什么季节,都要注意,在下午3点左右到达登山出口附近的安全范围内。(来源:《登山基础》第69页【日】田部井淳子)
忽略难度,一次拉劈——选择太难的路线,不仅疲累,还有可能落单迷路、受伤。出师不利,对户外的幻想破灭,导致你的户外生涯“开始即终结”。
1.jpg
选定了路线,你只成功了10%,在此基础上挑选一个靠谱的队伍才能更进一步。
二、挑靠谱的队伍,成功20%
户外切忌独行,新人尤甚。在确定路线的基础上找一个靠谱的队伍,不仅会增加安全性,你更会在这个群体里学到户外知识、收获情谊,这是你迈出户外的重要一步。
找队伍——确定路线后,你可以跟有户外经验的朋友组队,或者在网络上寻找队伍。留意领队的带队经验是否丰富,是否有领队、收队等团队布置、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
1.jpg
切勿独行—即便是简单的户外路线,独行也会风险倍增:遇到岔路时迷路、扭伤、被蜂蛰伤等,独自一人难以寻求救助,更没有经验应对,切不可取。
1.jpg
确定了目的地和队伍,你已成功了20%,接下来,你就该准备鞋子、衣服等装备啦。
三、挑选合适的徒步鞋,成功30%
“我穿运动鞋可以吗?”当你如此咨询时,很多领队会告诉你“买双登山鞋”。的确,一双合适的登山鞋有助于减少疲劳和伤害,是装备的重中之重,有了它,你的成功率就提升至30%。
买双轻量徒步鞋——对于初级山友来说,一双防水透气、抓地性强的轻量徒步鞋即可满足需求。它具有防水层,可以满足偶尔涉水的需求;鞋底的抓地设计可以帮你踏步更稳定。
1.jpg
挑选徒步鞋时,穿上袜子,让脚趾尽可能抵到鞋子前部,脚跟和鞋之间刚好能够塞下一根手指即为合适。
普通运动鞋,打滑、磨脚——日常运动鞋难以应对山野的碎石下坡路、湿滑路段等路况,抓地不足容易滑倒,更容易磨脚、起水泡。
1.jpg
除了脚上穿得正确,身上也不能出错。
四、穿合适的衣服,成功40%
初次去户外的你也许觉得“随便穿穿得了”,但真正步入春季的山野,偶尔的冷风阵阵,中午又让人热汗直流,下午气温可能又会快速下降,所以户外穿衣是有讲究的。
户外排汗衣——对于想在春季尝试户外的朋友来说,户外排汗衣、保暖防风的衣服、宽松的裤子是基本要求。
专业的排汗衣是贴身的基础层,它采用拒水合成材料,在你大量出汗时,会及时将汗液带到表面蒸发掉,及时调节体温,不会有难受的粘腻感。
1.jpg
但春季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尤其是北方尚有寒风,抓绒、薄羽绒服、冲锋衣等保暖、防风的的衣物也需与排汗衣搭配穿着。
不要穿棉质内衣——不要穿平时的棉质内衣去登山,它会将大多数汗液吸入纤维内部,黏贴身体,蒸发时带走身体热量,造成感冒甚至失温风险。
1.jpg
穿得装备都有了,你还需要额外的辅助装备:一对登山杖。
五、备好一对登山杖,成功50%
也许在从未玩过户外的朋友眼中,登山杖等同于两根棍子,但个中妙处,只有你真正用上了才能体会,它会将你第一次户外的成功率提升至50%
准备一对登山杖——一对登山杖是你徒步的好帮手:它们让你在山野里“四腿行走”,将双腿的负担转移到手臂上,不仅可以帮你省力,还有助于维持身体平衡。
1.jpg
不用登山杖,易疲累——不用登山杖,登山时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腿部,上山时更易感到疲累,下山时没有登山杖的支撑重心难以稳定。
1.jpg
也不要以为掰两根棍子就可以替代登山杖,棍子重很累人,其次也不环保,易被山友鄙视。
除了登山杖,你还差最后一样:一个背包。
六、准备一个小背包,成功60%
别看只是轻装徒步,也需要带不少零碎东西,比如水、食物、充电宝等,以及备用的衣服,这就需要你准备一个背包,如此也就成功了60%。
20升左右、结实的背包——你的首次轻装徒步,虽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户外背包,但也需要足够结实,20升左右,够装水、食物、衣物即可。
1.jpg
没有背包,手提肩扛——没有背包,手提肩扛去徒步,疲累不说,双手也不能被解放出来维持身体平衡。
1.jpg
至此,你的行前准备只差最后一步,那就是准备吃喝的食物。
七、合理安排吃喝,成功70%
因为不知道什么东西适合吃,登山“吃什么”成了世纪大难题,很多人恨不得把背包塞满。其实对于第一次轻装徒步的你来说,需要针对性地准备路餐和午餐,既能控制背负重量,又能补充能量。
路餐——路餐是你在徒步过程中随时食用的小零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以快速为你提供能量,补充体力。比如糖果、果干、小点心。
1.jpg
午餐——中午山友们通常会在半小时左右的大休息中解决午餐,你可以选择一些方便的即食食品,如面包、饼干、肉干、香肠、能量棒等,以碳水为主,又具有高蛋白、高脂肪,提升饱腹感,为下午的行程积攒体力。
1.jpg
除了路餐和午餐,不要忘了备上3升左右的水,除了在徒步过程中补充水分,还有一部分作为应急用水备用。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在和领队约定的时间、地点集合,你就可以如约前去体验你的人生第一次徒步了。
八、上山有节奏,成功80%
开始徒步不久,你就会迎来上坡。很多新人此时总怕落在后面,匆匆赶超,反而是那些有经验的山友不慌不忙。哪方更为合理?行至半山,答案自会揭晓。
把握节奏,调整呼吸——刚开始上坡,身体还没有适应爬坡的动作,此时要放缓脚步,调整呼吸,增加氧气输送时间,有益于减少疲劳,更能坚持到山顶。
1.jpg
猛力追赶,很快没劲——如果你在刚上坡时就追求速度,奋力攀登,导致氧气消耗加速,氧气供给跟不上身体的需求,很快就会气喘吁吁,疲累不已。
1.jpg
在有节奏地行走中,既能充分赏春景,又能轻松登顶,你就成功了80%。但下山又是另一重考验。
九、下山小步慢走,成功90%
赏了花看了景,下山时,很多初级山友会一溜烟跑下山,一些有经验的老山友则摸摸膝盖,摇头叹息:“还是没经验呀,慢慢下山才是王道”。的确,下山快不得。
小步下山原则——下山时,挺身屈膝,慢慢有节奏地以小步幅下山,辅以登山杖的支撑,更能维持身体重心的稳定,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
1.jpg
大步猛冲,累腿伤膝——下山时,落地冲击力增大,下山猛跑,双腿肌肉很容易受到损伤,下山后感到腿疼,长期如此,更会造成膝关节的伤害。
1.jpg
如果是平常不太运动的人偶然去登一次山,则会连续几天都被肌肉疼痛所困扰。正是因为他们的肌腱比较弱,难以承受下山时的压力,所以造成了大量肌肉细胞的损伤。(来源:《登山技巧全攻略》33页【日】山本正嘉)
安全下山,你的第一次户外已经成功了90%。但这还没有结束,下山后你还要注重恢复。
十、下山后休整恢复,成功100%
安全下山、解散回家,并不意味着你此行就100%成功了。下山后你还需要抓住黄金时间,采用一些消除疲劳的措施,让自己精力满满去应对工作、生活,以及下一次户外。
拉伸肌肉——一天徒步后,肌肉因频繁收缩和代谢物质堆积变得紧绷,下山后及时拉伸能让肌肉得到放松休息,可以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
腿部、胳膊、肩部、腰臀部各有一些简单的拉伸方法,并不麻烦,每个动作保持10~20秒,重复2~3次即可。
1.jpg
按摩——头部、肩部、脚部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酸痛,也是缓解疲劳的好方法。
1.jpg
热水/冷水泡脚——下山后双脚僵硬疲累,用热水泡脚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带走疲劳物质;如果双脚有淤血、红肿、疼痛,冷水泡脚会促进血管收缩,降低受伤部位出血和细胞死亡的概率,促进脚伤恢复。
除此之外,泡个热水澡、听音乐、睡个好觉,都会让你尽快“满血复活”。
写在最后
对于想趁春天大好时光“入坑”户外的朋友,以上都是决定你的“第一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当然,还有一些锦上添花的方法,比如戴上墨镜、帽子、下山后饱餐一顿,都会让你行程更完美。
1.jpg
山友们还有什么好经验或好建议?
作为过来人,你的第一次户外都走了哪些弯路?欢迎留言。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