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资讯 人文地理 ?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2019-5-8 14:01| 查看:1411| 评论:0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神话与旷野之路

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阿里的地理魅力多源自其海拔高度。

   这是被称着世界屋脊之屋脊,喜玛拉雅、岗底斯、喀喇昆仑和昆仑等伟大山脉在此聚首,雅鲁藏布江、狮泉河、象泉河以及孔雀河等繁衍辉煌文明的大河在此横流,玛旁雍、拉昂错、班公湖、扎日南木错等高原大小湖泊在此星罗棋布。

   阿里被划分为两大地理单元,以“石山、土林和雪山”相环绕的阿里三围之地农牧业兼具,衍生过许多根基深厚的宗教与闻名于世的古代邦国,而以东部三县为主所构成的藏北羌塘高原牧业发达,矿藏密布,野生动物云集。这片连通高原与南亚次大陆、中亚诸地以及亚洲腹心的广袤大地,历来都是倍受瞩目世界性高地。

   阿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与最神圣的以神山崇拜为核心的宗教圣地。在这里,由神山圣湖区域所构成的传统网状朝拜路线,数千年以来已经延伸并覆盖至亚洲各地。宗教信徒们笃信不论国藉与肤色,前往这片自然与心灵高度契合的特殊地域时,其身心都会得到净化和提升。

   作为悠久灿烂之藏族文化的最高扎根区域,阿里以其独有的地理位置,既养育出鲜明而奔放的深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和民俗风情,还呈现给了世人更为开阔、开放、多元而瑰丽的——与周边地域进行文化交流与互融的空间。追溯古象雄、古格王朝等历史痕迹,沿政治、军事、宗教、艺术、经贸等任何一条线索,都会为你打开别样而充满细节的视野之门。

   除此以外,行走阿里还会增进你与神秘地球的亲密接触,众多的温泉、地热、地质构造以及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上以上的独有生物,可以提供从内到外一窥地球生机的众多机会。

神话不息飞扬在现实的旷野。面对这充满奇异纠结并惊讶不断的静默苍茫,勇敢地上路吧。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萨嘎:阿里之门

   从交通的角度理解萨嘎作为阿里南大门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经219国道还是318国道中尼公路段进入,萨嘎都是不可或缺的中转站。事实上,在1962年仲巴县划归日喀则地区管辖以前,萨嘎也确实是毗邻阿里的最后一个县份。如果再往前推,西藏噶厦地方政府时期,阿里的实际管辖范围甚至还曾南推到过昂仁县的桑桑附近。然而,萨嘎成其为阿里南大门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应该来自地貌所呈现出的变化。“苍凉、雄奇、寥阔”等等,但凡与想象中之阿里的特性相吻合的词汇,都可以用以说明甚至强化这种观感。一出萨嘎,有高原之高原美称的阿里气息,便无可阻挡地扑面而来。

拉孜——桑桑

    拉孜县查务乡边检站分路口是一道“坎”。仿佛往西翻嘉措拉山口就只是到珠峰和出樟木,往北经森格隆峡谷过桑桑才是上阿里的正途。总之我们一过拉孜县雅鲁藏布江大桥,看见迎面而来的越野车拖起了长长的尾尘时,就突然有了踏上阿里路的感觉。而与此相比,日喀则至拉孜那一段全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农区中的黑色油路,只能算是前奏。

   地处雅鲁藏布江小支流拔嘎浦曲河谷的森格隆路段并不长,但却破碎异常,尤其是森格隆寺至朗错一段临时的河床石滩路,甚至颠断了我们的后轮轴。拉孜到桑桑短短110公里的路程,几乎都是在这种破碎而逼仄的峡谷及筑路工地中蹒跚前行,视野和心思都因极受限制而迫切地期待着宽阔草场的出现。惟有经过朗错和昂仁金错时,这种情绪能稍得缓和。昂仁县城位于昂仁金错那片蓝色的南头,距离湖边219国道上的卡嘎镇不到6公里,远远望去整洁而宁静,甚至依稀可见这座高原县城在湖中颇有些诱惑的倒影。

    昂仁至桑桑间番巴村的扎桑寺,修建在路北侧一座600米的山顶和腰部,远看非常雄峻险要。昂仁县文物志中说,扎桑寺是早期宁玛派四大主寺之一,建于16世纪中期,创始人仁增·贡觉顿珠是宁到派著名大师阿里班钦·白玛旺杰的弟弟,也是开掘宁藏派北方伏藏经卷的名僧。扎桑寺历史上曾获明王朝所授予的可独立行使政教的权力,1717年蒙古准噶尔部入侵时该寺毁于兵灾。如今这个寺庙的主持已经传承了19代。

    桑桑这个极易让人记往的地名在藏语里是“水好草美”的意思,这里盛产的优质酥油曾是供奉班禅喇嘛的贡品。另外,九月牧草尚丰将枯之际的桑桑割草节也颇有牧区特色。但桑桑最出名的还是因为它正当交通大道,早在元朝和之后的噶厦地方政府时期,桑桑就是拉萨通往阿里的26个驿站之一。南下拉孜可达日喀则和拉萨,北上萨嘎可达阿里,同时在桑桑以北10公里处可分路往藏北那曲的尼玛,再北110公里处的22道班又可分路往阿里措勤,这两条分线即习惯上所称的大小北线。

    优越的交通位置,加上地处农牧区南北交汇地带,令桑桑很早以来就成为过往商旅的重要食宿点。不过随着新藏公路全线油路改建工程的逐年推进,桑桑作为住宿点的传统已经淡化,多数车辆只是选择在这里午餐而已。我们因返拉孜换轮轴耽误了4个多小时,抵达牧区桑桑镇时天已泛黑,以至于这个著名的公路小镇的风貌我们全无领略。好在出桑桑10公里后又是一段112公里长的柏油路可达22道班,再往前60公里左右就是萨嘎,所以吃完晚饭我们索性上路了......节选,详细内容请关注《西藏人文地理》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仲巴:喜悦由此而生

   喜悦在于:敞阔的草场与黄沙间,满是网状的晶亮水系,远处的喜玛拉雅和岗底斯两大山脉的雪峰绵延相合,天地为之一宽。从仲巴开始,无尽的阿里路,实际上都是在这样一级一级升高的宽广河谷牧场中穿行和爬升。在这有“野牦牛之地”美称的仲巴盆地里,运气好会遇见野牦牛。

萨嘎——新仲巴

   距离萨嘎县城加加镇26公里的达吉岭乡在1972年以前曾是县府所在地,现在是一色的牧民定居点新建住房。再往西15公里即是昔日达吉岭寺。建在小山嘴顶部上的昔日达吉岭寺距离219国道仅2、3公里,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寺门。据寺里的老僧有限的介绍得知:“昔日达吉岭”中的“昔日”是寺庙正式的名字,“达吉岭”是这一带的山名。寺庙创建于1729年,属格鲁派,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拉萨小昭寺的属寺,包括3年一换的寺庙主持也是由小昭寺直接委派。达吉岭寺西侧山坡上有大片旧寺遗址及可观的佛塔群,与219国道相连的小路上还有几座佛塔相连。从建筑外观上看这座寺庙很在点宫堡的感觉,虽不及桑桑镇扎桑寺那般雄峻,但这里视野更为开阔,尤其是向南远看到雅鲁藏布江宽谷时,确有些天风浩荡中遗世独立的感觉。

   达吉岭寺往突击拉山口间80公里的路段,经过风雪中大片的牧群及牧人,一两处颇显气势的遗址残墙(达吉岭东20公里处和西10公里处各有一处。东面的遗址估计是以前萨噶头人的城堡。),以及突击拉山口以东20公里左右直贯疏黄一色草原的红色土石路。地图上显示突击拉山口北侧有岗底斯山脉的最高峰冷不岗日(也有地图标记为罗波康日或罗波峰,海拔7095米。),但那一路显然是睡过去了,没能看到。过突击拉山口即进入仲巴县境,眺望之下的仲巴是这一路前所未见的大草原,喜马拉雅和岗底斯两大山脉雪峰环围,雅鲁藏布江河网纵贯其间的景象,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这和老印象中仲巴县城如何因沙化而三迁其址的荒芜感有明显不同......节选,详细内容请关注《西藏人文地理》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岗仁波齐转山道

曲古寺

   由转山道西面的起点拉曲沟的“恰蔡岗(磕头山峦)而进,经过佛塔所形成的神山之门、色尔雄大经幡柱、红色巨石天葬台遗址(转山道四大佛足印即在此),再下到拉曲峡谷谷底过桥,但可爬升至依山腰峭壁而建的海拔4830米左右的曲古寺。曲古寺最初是由一位来自聂波地区的大成就者所建,所以最早也叫聂波日宗寺。曲古寺得名于寺内供奉的一尊相传是天然生存的佛像。据说这尊佛像最初是由一位大成就者自湖中取出,并敬献给古格王国初期著名的君王泽德赞(1076年著名的阿里火龙年传昭大法会即由他组办)。泽德赞又将之供奉在当时古格的一所名寺里。岗仁波齐曾化身为7名印度苦修僧前往此寺化缘未果,于是生气之后的他便用法力隔空强抢了这尊佛像到现在的曲古寺。此后泽德王为抢回佛像曾发动了一场战争,但佛像终究还是留在了神山。在这个过程中,佛像为了回到主供之位,曾开口请一位老人背他回去,所以这尊佛也被称着“会说话的佛”。曲古寺长期隶属于南竹巴噶举派(即不丹噶举)。曲古寺的下方有传说中的莲花生大师修行洞。

哲日普寺

   继续延拉曲峡谷的岩石小道缓升,在整个转山道的西北角处,即能看到三座分别以无量寿佛、顶髻尊胜佛母、白度母命名的“长寿三尊峰”处(第二个佛足印在此附近),再经过白龙和仲龙两条小溪后,2小时左右即可抵达5050米座北朝南的哲日普寺。这所寺庙源于12世纪时竹巴噶举派名僧古仓巴。古仓巴是岗仁波齐转山道的开创者,也是神山进入藏传佛教后弘期以来,第一个在神山开创道场并拥有神山之主称呼的高僧。据说他转山至这所寺庙所在地时,受一只由神明(狮面空行母)变化成的野牦牛的指引,寻找到了一处隐修洞穴,洞穴之名得自于“野牦牛隐没于此,但尚余角迹的山洞”,藏语称之为“哲日普”。哲日普洞自此以后成为竹巴噶举历代高僧的修行洞。哲日普由洞扩建变寺始于顶钦·顿珠彤美。该寺周围有众多神山圣迹,寺后的高峰被认为是贤劫千宫,寺后的峡谷往北可通往狮泉的源头区域,斯文·赫定所谓五次翻越岗底斯山,就从这个位置出发过。寺前为三怙主(以金刚手、观世音和文殊菩萨命名的三座5800米左右的山峰),寺东一块巨石是所谓的乌鸦宫殿,再往东北3公里的高处有乱石群,是阿里最著名的清凉寒林天葬台,海拔5400米,天葬台下又有据说是米拉日巴大战那若本琼时留下的三块叠垒的巨石。哲日普寺是多数人结束第一天转山路程并住宿的地方。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卓玛拉山口

   天葬台位于哲日普寺与卓玛拉山口的中间,大约3公里多一点,再往前经过罪恶石,即可一路上达5660米的卓玛拉山口。这个山口的得名也源于古仓巴。传说他快到山口时因总不见顶及寒冷危险等而心生畏惧,这时,由21个度母所变化的青狼为其引路,并最终消失在这个山口处的一块度母石刻里。所以以卓玛(藏语“度母”之意)命名。卓玛拉山口以下的坡路较陡急,且多为碎石路面。不远处的小湖叫慈悲湖,据说是散财童子洗手之处。自此可一直下到与门曲相汇的地方(第三个佛足印在此附近的大石上)。自此以下的第二个沟口(从岗仁波齐峰方向流出),是岗仁波齐峰东北面的观景点,这条山沟据说可通往天葬台的下面,被称着“空行母之路”,并也有一小湖,但是,没有大能耐的人是不会选择它的......节选,详细内容请关注《西藏人文地理》

札达:古国的回响

   对于喜玛拉雅北段雪山屏障与阿伊拉日居山之间的这片土地来说,土林并非全貌,它只是沿象泉河支干流域密集分布,其两侧与山脉相接的地带仍是狭长而沟壑四流的台阶式草场和缓坡,象泉河下游至底雅乡和斯布齐一段,更是深峡。然而,主导札达得以发展并创造文明的,还仍是这片隐迹了众多农田与村庄的土林。只是将土林作为地质地理奇观而进行捕光捉影式的路过,而忽略掉它所孕生的包括象雄、古格等在内的深厚文明,绝对是一种遗憾。

    出巴噶后有三条路可进札达。第一条路从门士出发,沿象泉河上游过曲龙、东波、达巴、玛拉抵札达,这条线河谷破碎段较多且里程颇长,但可经过直达布日寺、疑似象雄最大古都之穹隆银城遗址、古如甲布寺、东波、达巴和玛拉一带的遗址及土林等,这是一条既穿越象雄历史又领略土林风光的道路。第二条路从门士40多公里处的巴尔兵站经隆嘎拉山翻越阿伊拉日居山,下巴尔沟土林而抵札达。除了也可在巴尔沟穿越土林外,这条路的特点是便捷好走,历为正道,目前正在全线维修。第三条路是从巴噶经姜叶马这条古道进入,驶过札达与普兰交界的高原地形后,在东波附近与第一条路重合。古商道、大边贸市场、草原巨石崇拜以及河源冰川风光等是其特点,但这一路线路不明地形难辩,走的人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三条路上都能看到位札达县西南边境的依比岗麦神山。从南远望这座神山它高大突兀,呈典型的金字塔形态,偏北方向看它又浑圆如穹顶,矗立在一道非常平整的冰雪平台正中,极似一处神殿。据说它是古象雄时期著名的祖母守护神山,在其周围有子孙一般簇拥着108个雪峰。札达一带对于依比岗麦神山的传说也是众说纷芸,有说是由底雅方向而来朝拜托林寺的三姐妹中的小妹妹变成的。也有说是两个夫妻变成的,此山为妻,象泉河北岸东嘎西北面一座山峰为夫,执这一说法的人甚至还提到有当地人曾亲见一身雪白并骑白马的依比岗麦前往老公处相会。还有的说法甚至将此山说成一对得罪了玉皇大帝的夫妻受罚而变,并且说岗仁波齐峰是他们的儿子,由此构成的一家人只有隔空相望却永不能相聚。

    关于依比岗麦相对正式的说法是:该峰正式命名为卡美特峰,海拔7756米,位列印度第三高峰,1931年时即有人问顶成功。该峰地处中印边境。进出札达的沿线,凡能看到这座山峰的山口和主要路口,都能看到以垒石、树幡或者膜拜祈祷等形式证明它神圣的存在。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再往依比岗麦神山西南看,还有一座略高于她但并不好辩认的山峰叫楠达德维,此峰高7817米,是印度第二峰,有女神峰之意。关于这座山峰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间谍故事,据《喜玛拉雅山的间谍》(该书作者科利上尉据称曾参与过美国中情局在楠达德维的秘密登山计划)一书批露: 1965年,美国和印度情报机关曾秘密组织了一支登山队,企图将核探测仪器安装在这座山峰上,以刺探中国的核武器和导弹试验情报。此次间谍行动最终因天气原因无功而返,但行动中使用的一部核发电机却不翼而飞,至今仍是难解之谜。

    在札达还听当地人讲有一处叫“荣堆”的神奇山谷。据说在象泉河快出国境处的底雅乡境内。荣堆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盛产钻石,谷深处曾经的一处小湖里尤其多。但这还不算什么,能令无数探宝人昏睡谷内达数日之久才是它真正的神奇之处。讲述人甚至还提到某任底雅乡乡长带人探谷的经历。

    从历史讲述来看札达显然还停留这样一种局面:一面是大量民间神异传说执拗得近乎得虔信地讲述,另一面却是众多古堡寺庙遗址缄默似地静伫难解。要想理清楚这一带历史上象雄、古格等邦国的脉络,差不多是一种奢望。古格城堡毫无疑问地只是这片巨大丛林中的一角而已。札达的城堡基本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是推断为象雄时期的古堡,比如与门士乡仅隔十几公里的穹隆银城,也有说古格城堡最初也是象雄分布在阿里一带的18城邦之一。第二类是古格王时期的城堡,其中有的是王宫,比如古格城堡和香孜城堡就分别是古格王的冬宫和夏宫,在达巴、玛拉(也称为芒囊)、多香、东嘎和皮央一带不少。还有的是战争堡垒或寺庙遗址。第三种因该是噶厦地方政权收复这一带以后建立的军事关隘和据点,这些多分布在以前的各大驿路(即上面所提的第一条路上)和国界险要之处,但这类型的古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遗址相重复。第四类应该是以札达13头人时期的堡垒或寺庙。

    粗理札达这一带仅限古格一段的历史可知,古格王国与普兰,与喜玛拉雅山另一面的库鲁(今印度北方邦境内一山地县,以历史与阿里进行贸易出名,盛产木材、沉香和手工披肩,曾为古格属国),与桑嘎(今印属克什米尔地区内,历史上曾由古格王系分出的一支占据),与拉达克(今印属克什米尔地区内,吉德尼玛衮时期的阿里上部),甚至于更远的查谟—道克森王国(今印度东北偏北与巴基斯坦相交一带,即西藏历史上所指的森巴人区域),以及早期的噶罗国(突厥古国,今中亚南部一带),等等,无一不是历经战火而来。尽管编年史中充满了断代、交叉和基于各种原因的伪说等,但寻找到一条较为清晰的古格历史线索是可能的。

   曾有不少人热衷于古格文明“一夜消失”的说法,这显然有感怀之嫌。因为据《颇罗鼐传》,1640年(也有那一时期在古格传播天主教的教士书信说是在1630年左右)拉达克灭古格以后,阿里也并没有人们想像中那样夸张地“一夜消失”。传记中曾提到1727年颇罗鼐从阿里请兵平定噶伦之乱时,仍有阿里王子的队伍跟随而来。

    总之,除了土林,札达这个地方还能吸引人长期驻游的方面太过丰富,艺术方面的壁画研究、遗址踏古、民间神异传说和故事收集、边贸经济、喜玛拉雅北部山区早期小邦国史研究等等,任取一面,这里有极其深厚的沃土供你探索。

[视点]

1、以古格、托林寺、东嘎·皮央等代表的壁画艺术,因其庄严而令人至深地膜拜,因其在跨文化跨地区艺术传播中的艺术史价值而让人苦研,因其记录之广内容之巨而令人想一探究竟,等等。所以,做一些有关壁画及本地历史宗教等的案头整理和领会功课,无疑可以让你在实地踏访中有所收获。这样的地方遍布札达各处,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你就等着无时不刻的惊喜与你相遇吧。

2、有关托林寺中珍藏的肉身法体是仁钦桑布还是天喇嘛·益西活的遗殖,县城里能找到不错的故事讲述人。据说该遗殖曾送至北京做DNA检测,但结果如何没有定论。目前较一致的推断是仁钦桑布大师的。这里提供有关几个人的评价或故事,用以增强你一路的历史探索欲望。

2-1仁钦桑布是古格早期绝无仅有的、源自佛教之乡印度最为正统的佛学大师,他遍访印度、尼泊尔等各地大德并获真传。由仁钦桑布主持完成的佛经藏文翻译工作对整个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影响最著。被尊为新密之祖的阿底峡见到仁钦桑布时感概:“早知君在此,我又何必来。”

2-2天喇嘛·益西沃,古格开国之君,吉德尼玛衮次子“普兰王扎西衮”的二儿子。后为弘佛法出家为僧并创建托林寺。有关他的故事最被传颂的是:置可以为其赎身的黄金(仅差一头部重量就与其体重相等的黄金)而不顾,慨然赴死,只求能用此金迎请著名的印度佛教大师阿底到古格弘法。天喇嘛曾在玛拉(芒囊)建宫堡和寺庙并安享晚年,最终高寿80多岁,仁钦桑布还曾亲自为其主持葬礼法事。

2-3甘丹才旺,和硕特蒙古部顾始汗之孙——第三任藏王达赖汗之堂兄。自小以显赫的身份入藏并在四世班禅门下出家为僧。在五世达赖甘丹颇章政权的初期,与甘丹才旺同样显赫并在未来掀起风云的人物,还有准噶尔蒙古部的王子噶尔丹(后为准噶尔汗王),以及桑结嘉措(后为五世达赖最信赖之第司掌权大臣)。1680年时,已经侵占并统领阿里地区数十年的拉达克人,有进一步入侵卫藏的行动。在此形势之下,甘丹才旺作为蒙藏联合利益的代表,还俗任征讨大将军,取得了迎战并驱逐拉达克人出阿里的辉煌战绩。以“石山、土林和雪山”定义的三围之地即始于他。但相比于阿里王朝缔造者吉德尼玛衮时期的阿里三围,此为最小版图。甘丹才旺是阿里众多格鲁派寺庙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普兰、札达、日土、噶尔”等阿里地名以及节庆的缔造者。另外,甘丹才旺亲率的蒙藏大军中的蒙古铁骑,也是阿里阿一时期的主要人口来源之一。比如在“霍尔、霍尔巴、噶尔县昆莎”一带,至今仍当年遗留下来的蒙古兵后代。同时,在革吉和改则一带,也有由甘丹才旺迁移过来的康区及安多各地藏族部落。有关甘丹才旺的另一个说法是,在他之后的西藏风云人物中,一代藏王颇罗鼐,据其后世传记所称,是甘丹才旺之转世。另外,大昭寺东北角还专门有一根大经幡柱(藏语称为“塔钦”)就是为纪念甘丹才旺的功绩而立的。

3、有一点可以证明:札达土林的千沟万壑里,确实有诸如扇贝、枪贝、珊瑚等海生物化石出土,也就是说:万千年以前这里确实有大湖存在。在札达县之底雅乡热尼村仁钦桑布故乡一带,完全是别样于阿里其他地方的地形地貌与气候,这里是阿里真正的江南,有水果之乡美称,而且还是大熊猫级的珍稀植物西藏白皮松在中国惟一的分布地。另说底雅乡盛产药草的马阳村草场,出产全藏最有名的酥油。

1、[贴士]札达县城的住宿饮食尚可,但游客稍多(这可以从街头越野车数量来判断)就有点床位紧缺。这种情况下建议到古格城堡沟口的扎不让村投宿。相比之下,扎不让村中心由惟一的两层建筑改建来的旅馆条件更舒适。客房空间高大透亮宽敞,下面的茶馆也是休息和就餐的好地方。最关键之处在于,投宿这里,你可以方便地在日出和日落时守在古格,去捕捉那种难得的金光照土林景象。

2、最关键的提示:不少喜欢到此一游并留影纪念的人,千万不要为追求视觉效果而往土林的边缘摆POSS,那些地方风化严重,且时有浮土,容易坠崖。这在钻爬古格王宫时也请注意,尤其是在建于山体内腹的所谓冬寝宫的通道位置。

3、巴尔兵站翻隆嘎拉山口并不难,下到巴尔沟土林时,全为浮土路面,弯道多,雨天需特别小心。巴尔沟一路上经过茅茨沟、犀牛湾等地,沿途有与金字塔、立像等象形土林。下巴尔沟之前的那片经幡处,是观土林大景的拍摄处,依比岗麦神山就在其对面的天边。

    随意开车在札达县土林内浏览时请带好各种证件,这里是阿里地区出境山口最多的边境。

神话与狂野之路——阿里自然与人文旅程

狮泉河:世界高城

   狮泉河镇位于阿里西四县和东三县的“农、牧、矿区”交汇部,北可达新疆,西南角又是与印度边境相通的重要自然地理通道——狮泉河谷及班公错湖区传统的经贸、军事、文化、宗教和外交通道。加之这里还有阿里不可多得的未来城市发展空间,所以它注定成为一个中心。和高原众多新兴城市一样,狮泉镇的城市历史并不长,然而,多种文化在此汇流。在如此之高如此之广如此生存卓绝的阿里地域里,狮泉河镇以其独立的姿态,为这个位列世界最高城市的城镇,赋予了不同于其他的魅力。

   札达再次翻越阿伊拉日居山,进入噶尔藏布河谷的交汇口名为那木如村,这中间需经过最配得上山口之名的拉吾切拉,沿途所经过的地势堪称雄阔。快临近那木如村时,道路自一片巨大的山坡俯冲而下,而经年所形成的车辙便道,也为沿途一景。

   狮泉河最大支流噶尔藏布在整个阿里地理格局中十分突出。喜玛拉雅和岗仁波齐两大山脉之间的这一地带,就基本由雅鲁藏布江和噶尔藏布两大地质断裂凹陷带所形成的大小盆地组成。自进入噶厦地方政府统治阶段,阿里最早的首府噶尔雅莎(夏季驻地)和噶尔昆莎(冬季驻地)即位于噶尔藏布河谷,如今构成阿里立体交通模式的219国道以及2010年计划开通的昆莎机场也位于此

千途旅游 责任编辑:朗杰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小程序 返回顶部